潤滑在機械動力的原理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fā)布時間:2017-03-22 丨 瀏覽次數(shù):
TPM培訓公司總結:機械動力設備的潤滑是一項重要工作,正確進行設備的潤滑是設備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是衡量保養(yǎng)狀況和保證設備在其技術壽命期間確保壽命周期費用最低的標準。合理地選擇設備潤滑裝置和潤滑系統(tǒng),正確地使用并規(guī)范管理潤滑劑,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的機械磨損,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在企業(yè)生產現(xiàn)場的實際工作中,由于潤滑不良而造成設備故障或事故的現(xiàn)象大量發(fā)生,而由于潤滑制度堅持的很好使得設備長期正常運轉而免于維修的事例也大量存在。這樣,正反兩方面事例充分說明設備潤滑工作的重要性。
我們了解和掌握摩擦學的基礎知識,就是對摩擦、磨損、潤滑的機理基本了解,從技術的可行和制度的約束來入手,對設備潤滑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并達到提高綜合效益的目的。
數(shù)控機床潤滑系統(tǒng)
一、摩擦
1、摩擦現(xiàn)象。
摩擦現(xiàn)象是自然界的普遍現(xiàn)象,沒有摩擦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界,在大干世界處處存在著摩擦,物體的運動與摩擦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機械的運動在做功的過程中更是與摩擦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一方面,機械要克服摩擦做功,使其提高功效,達到或超過技術性能的要求。也就是說,摩擦在這一過程中對機械來講是不利的一面,它阻礙機械做功口另一方面,機械要利用摩擦做功,同樣是達到其技術性能的要求,這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對機械來講是有利的一面,它協(xié)助機械做功。
可以這樣說,摩擦對機械的運動來說,“功過”同時存在,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的機械設計或應用中如何正確地消除不利的一面而很好地利用有利的一面。
在機械的齒輪、軸承等傳動中就要減少和消除摩擦對運動的影響,使其齒輪嚙合傳動和軸承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相對運動處于良好的接觸狀態(tài);在皮帶傳動、動輪制動等運動中,就要保持和增加摩擦對運動的影響,使皮帶傳動效率提高和制動有效性增強。
2、摩擦的定義。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在接觸面間產生的切向運動阻力稱為摩擦力,這種現(xiàn)象稱為摩擦。摩擦的類型按不同的分類方法可有不同的種類。
按摩擦副運動形式可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按摩擦刮運動狀態(tài)可分為靜摩擦和動摩擦;按表面潤滑狀況可分為干摩擦、邊界摩擦、半干摩擦、半流體摩擦和流體摩擦。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褙動,并且他們的表面互相接觸,這樣產生的摩擦叫滑動摩擦。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滾動時,并使兩個物體在一個點或一條線上接觸,這樣產生的摩擦叫滾動摩擦。
在干燥狀態(tài)下,同樣材質的兩個物體,其滑動摩擦的摩擦系數(shù)要比滾動摩擦的摩擦系數(shù)大10~100倍。靜摩擦是物體剛開始運動,但尚未運動即一瞬間的摩擦現(xiàn)象。動摩擦是兩個物體在相對運動過程中的摩擦。靜摩擦的摩擦系數(shù)比動摩擦的摩擦系數(shù)大。干摩擦是在兩個滑動摩擦表面之間不加潤滑劑,使兩表面直接接觸,這時的摩擦稱為干摩擦;干摩擦時,摩擦表面的磨損是很嚴重的。
因此,在機械設備中,除了利用摩擦功(如各種摩擦傳動裝置和制動器)的情況外,在其它機械傳動中,干摩擦是絕對不允許的。要盡量避免于摩擦現(xiàn)象。
邊界摩擦,又叫邊界潤滑,是在兩個滑動摩擦表面之間,由于潤滑劑供應不充足,無法建立液體摩擦,只能依靠潤滑劑中的極性分子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層極薄(厚度為0.1~ 0.2μm)的“絨線”狀油膜,這層油膜能很牢固地吸附在金屬的摩擦表面上,這時,相互接觸的不是摩擦表面本身(或有個別點直接接觸)而是表面的油膜。
這種油膜狀態(tài)下的摩擦是液體,摩擦過渡到干摩擦的最后界限,所以,稱之為邊界摩擦。在實際應用中,當機械設備起動和制動時,各摩擦副表面間都有可能發(fā)生邊界摩擦。流體摩擦又叫流體潤滑是滑動摩擦表面之間,充滿了潤滑劑,表面不發(fā)生直接接觸,這時摩擦表面不發(fā)生摩擦,而是在潤滑劑的內部產生摩擦,所以稱為流體摩擦口流體摩擦時摩擦表面不發(fā)生磨損。
在所有機械傳動零件的摩擦表面上應盡量建立液體摩擦,只有這樣才能延長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半干摩擦是介于干摩擦和邊界摩擦之間的一種摩擦形式。半流體摩擦是介于液體摩擦和邊界摩擦的一種摩擦形式。
半干和半流體摩擦常在以下幾種情況下發(fā)生:機械設備起動和制動時,機械設備在作往復運動和擺動時、機械設備的負荷劇烈變化時、機械設備在高溫高壓下工作時以及所用的潤滑油粘度過小和供應不足時等情況下產生。
- 上一篇:軋鋼設備離不開潤滑管理
- 下一篇:精益全員改善在發(fā)動機企業(yè)的卓越成效